自1824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吸收式制冷原理以來,制冷技術的發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小型制冷設備,如電冰箱、空調器等的發展也有八十多年的歷史。
世界上第一臺壓縮式自動電冰箱是由美國人E·J·科伯蘭德于1918年設計制造的。這種電冰箱以海藻和鋸屑的混合物作為絕熱材料,外殼是木制的,它的壓縮機采用水冷散熱。盡管這種電冰箱笨重,噪聲大,而且價格昂貴,但它的問世仍然受到了用戶的歡迎。1927年,美國通用公司經過長達12年的研究后,終于研制成功了全封閉式自動制冷裝置,這種制冷裝置的壓縮機置于箱頂,靠空氣的自然對流冷卻。1931年,氟利昂制冷工質問世,它替代了早期常用的二氧化硫和乙醚等制冷劑。隨著氟利昂制冷劑的出現和氟利昂制冷機的應用,制冷技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健康意識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制冷技術及其設備的研究和生產有了迅猛的發展。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不斷采用,使性能更加完美、功能更加卓越的新產品不斷推向市場。就最近幾年電冰箱的發展動向而言,主要有以下特點:
1.電冰箱的容量朝著大型化方向發展,并從食品的特點出發,設置包括傳統冷藏室和冷凍室在內的果菜室、冰溫保鮮室、急凍室等多溫區,實現了食品的分類分區貯存,以保證食品的新鮮及減少營養成分的損失。
2.采用光觸媒除臭、電子除臭和抗菌技術,吸附和分解箱內的異味,抑制箱內細菌的生長。
3.采用滲透膜保濕技術,保證果菜室的濕度,以防果菜風干和維生素C的減少。
4.采用新型回轉式壓縮機,并采取強化隔熱層,屏蔽制冷系統管道等措施,以達到節能和降低噪聲的目的。
5.采用微電子和模糊控制技術,實現電冰箱多種功能的自動控制,而且控制面板裝在外部。便于操縱,并可減少開門時冷量的損失。
6.采用新型制冷劑(例如異丁烷)和發泡劑(例如環戊烷),以減少或消除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及降低地球的溫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