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圍護結構的耗冷量,增加保溫層的厚度是減少耗冷量的一個有效措施,但是如果一味增加保溫層厚度,土建造價隨之增加,而庫房的有效使用面積隨之減少,所以在確定保溫材料厚度時應全面權衡,并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對于施工過程應嚴格按照施工規程并加大對施工過程的監督和監管。對于tn的選取應根據蒸發器類型、布置方式等進行修正,而不能僅僅選用庫溫。
為減少新風耗冷量,除合理安裝空氣幕、盡量縮短食品入庫開門時間、確保門窗的氣密性和保溫性外,對于冷庫的通風換氣應盡最安排在后半夜或凌晨,并對空氣進行降溫除濕后進行,以減少新風負荷和水蒸氣的侵入量。
對于冷庫的照明設備負荷,一般能夠占到冷庫總耗冷量的11%左右,為減少照明設備的負荷,應選用散熱量小、發光效率高的燈具,如新型鈉燈等。對于庫內照明的控制應沿進深方向采用分區照明,操作人員在哪個區,就應僅使該區的照明設備工作,同時做到人走燈滅。
為降低制冷設備的耗冷量,如為防止凍結間在凍結末期“大馬拉小車”和“自產自銷”的現象,可采用以下兩種措施:①根據負荷和風量的大小,凍結間可采用兩套制冷量、風量不同的冷風機,冷風機的電動機采用雙速電機,在凍結初期使冷風機全部投入運行,隨著凍結過程的進行冷風機也由全部工作一僅制冷量、風量大的工作一僅制冷量、風量小的工作,以實現實際冷負荷與蒸發器制冷量的匹配,風速的降低也可減緩食品的千耗速度;②利用傳感器通過變頻器控制改變電源頻率,以改變壓縮機的制冷量和冷風機中電動機的轉速,使壓縮機的排氣量、蒸發器的制冷童和冷庫實際耗冷量相匹配,以實現凍結過程中的最佳能量與風量匹配,節省電能避免食品的干耗。
正確操作食品冷加工,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