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的保溫和外墻的隔熱可通稱為外墻的絕熱,這也和保溫材料與隔熱材料通稱為絕熱材料一樣。保溫通常是指嚴寒和寒冷地區的外圍護結構(包括屋頂、外墻、門窗等)在冬季阻止由室內向室外傳遞熱量,從而使室內保持適當溫度。而隔熱通常是指炎熱地區的圍護結構在夏季隔離太陽輻射熱和室外高溫對室內的影響,從而使外圍護結構的內表而保持適當溫度。但在夏熱冬冷地區,既要考慮建筑外圍護結構的隔熱,同對又要考慮冬季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保溫,在這種情況下發揮絕熱材料的作用,在夏季就稱為隔熱,在冬季就稱為保溫。
在北京地區的冷庫建筑的外圍護結構及深冷工程使用絕熱材料,其作用一般都稱為保冷,而南方地區的冷庫絕熱一般都稱為隔熱。而在窯爐熱工中使甩絕熱材料,一般都稱為隔熱或絕熱,這里有三個含義:一是保持窯內有穩定的高溫,以維持窯內正常的工藝參數,從而保證正常生產的進行;二是防止窯爐外表面的溫度不要過高,這是安全生產的要求;三是窯爐的絕熱節能。
嚴格說來,建筑的保溫和隔熱是有區別的,主要區別在于:
(1)傳熱過程不同
保溫是指冬季的傳熱過程,通常按穩定傳熱來考慮,同時考慮不穩定傳熱的一些影響;隔熱是指夏季的傳熱過程,通常以24小時為周期的周期性傳熱來考慮。
(2)評價指標不同
保溫性能通常用傳熱系數值或傳熱阻值來評價。隔熱性能通常用夏季室外計算溫度條件下(即較熱天氣)圍護結構內表面最高溫度值來評價。
(3)構造措施不同
由于保溫性能主要取決于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或傳熱阻值的大小,由多孔輕質保溫材料構成的輕型圍護結構,其傳熱系數較小、傳熱阻較大,因而其保溫性能較好。
但是,輕質多孔的材料,在非穩態傳熱或周期熱作用下,它的熱穩定性較差,易受太陽輻射和室內外溫度波動的影響,其內表面溫度上升也較快,所以隔熱性能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