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零件的機械磨損隨著工作條件的不同而不同。運動速度的快慢或承受負荷次數的多少,對零件的磨損都有影響。零件從開始磨損到損壞可分為三個階段,如圖4一12所示。
1.磨合階段
兩零件相互磨損的開始階段為磨合階段。由于零件加工或修理后表面并不平整,所以磨合開始時零件的磨損很快。隨著兩零件表面在全負荷的條件下而使磨損相接近時,磨合磨損較為平緩。圖4一12曲線中的OA段表示磨合過程,A點說明磨合階段的結束,這時零件的正常工作開始。從理論上講,A點最好接近0點,也就是說應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少的磨損量達到良好的磨合要求。在實際操作中,制冷壓縮機的磨合階段約為100h。試車和初期運轉時要遵守磨合規程,運動部件的裝配間隙要適當,要有足夠的潤滑,要盡量減輕制冷壓縮機的工作負荷。否則不但不能達到良好的磨合要求,相反會使零件表面粗糙,磨損量增大。
2.磨損階段
圖中的八月段曲線表示工作磨損階段,這時的磨損應為正常工作磨損。這一階段中的磨損過程十分平穩,時間T表示零件的使用期限。零件使用期限的后期,磨損過程將逐漸加快,當磨損量增至B點的磨損值時,零件的磨損就超出了正常工作磨損階段。
磨損特性曲線上的AB段所對應的時間T,對于不可修復的零件來說就是使用壽命。能否延長零件的使用壽命,取決于零件的材料質量、機加工及裝配的工藝、初期的磨合、工作的運行條件及潤滑條件等。從維修方面看,要認真做好運轉零件的裝配,主要應正確地確定配合間隙的最大值和初始值。如果初始值過小,冷凍油供給不充分,不能形成完整的油膜。另外,間隙過大時沖擊載荷增大,零件磨損的速度更快。
除了注意零件的裝配工藝外.還應做好初期磨合運行。在操作中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不使制冷壓縮機超負荷運行,并保證機器的潤滑條件良好,防止運行事故的發生,注意維護保養,從而延長機件的使用壽命。
在工作磨損階段,零件的磨損最稱為許可磨損.因在正常條件下零件可一直工作到下次修理。當零件的磨損量達到B點的數值時稱為極限磨損。這時零件的配合已超過最大間隙,零件承受的負荷和單位壓力過高,摩擦面潤滑條件惡化,導致零件加快磨損或損壞,因此,此時必須修理或更換新件。
3.強烈磨損階段
圖中的BC段曲線表示強烈磨損階段,所以稱事故磨損。冷凍油在零件的表面不能形成完整的油膜,再加上沖擊載荷的增大,使軟金屬表面出現變形、脫落等,運轉條件惡化,磨損加劇。這時若不及時維修,可發展到軸瓦、連桿大頭和曲柄銷的嚴重磨損。甚至拉斷連桿螺栓,造成碰撞,使連桿和曲軸嚴重扭曲和斷裂,或擊破壓縮機機體造成制冷壓縮機的報廢。
在實際生產中機器的運轉情況是很復雜的,可根據零件的磨損規律、操作人員的實際經驗以及生產的季節性等多種因素,編制檢修計劃,使機器維修更科學、經濟,更加符合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