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是青島冷庫建筑的地下部分,它承受冷庫地面以上部分的全部量。因此,應考慮地基的土質、水文、冰凍深度等條件以及上部結構所用材料、施工等因素,選擇有足夠強度和穩定性的結構,以保證冷庫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對基礎的要求
1.具有足夠的抵抗外力(擠壓、彎曲、剪切、傾搜和移動)的能力,其斷面尺寸和形式應與作用在它上面的荷載以及地基的承載能力相適應,使其沉陷值在允許范圍之內。
2.有良好的抵抗潮濕、冰凍和侵蝕能力。
3.均勻地承受冷庫的荷載,并把它均勻地傳到地基上去。
基礎的類型
基礎可按照基礎材料、構造類型分類。
1.按材料分
(1)磚基礎。它是由基礎墻及大放腳組成。磚基礎一般用于荷載不大、基礎寬度較小及土質較好、地下水位較低的地基上。磚基礎的構造見圖6-1。
(2)毛石基礎。這種基礎用毛石砌成。石材強度高,抗凍性和耐水性強,在產石地區可就地取材,降低造價。由于毛石尺寸差別較大,為了便于砌筑和保證砌筑質量,基礎墻厚度和臺階高度不宜小于40厘米。詳見圖6-2。
(3)灰土基礎。當磚基礎和毛石基礎的寬度和埋深較大時,為了節約磚石材料,常在磚石大放腳下面做一層灰上墊層。這個墊層習慣上叫灰土基礎。見圖6-3。灰土基礎的厚常用“步’表示,一步厚為15厘米,三步厚為4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