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縫鋼管的頂管生產中,除出口模架之外,所有模架均為后滯模架,芯棒的運行速度大于空心管坯的前進速度。因此,芯棒與空心管坯內表面的金屬之問存在相對滑動,其間的滑移系數視模架的位置不同而不同,表現為人口模架的最小,出口模架的最大。具體到每一個模架而言,因為芯棒的頂推速度是按輥模出口模架的荒管出口速度來設定的,所以,出口模架中空心管坯的金屬軸向流動速度與芯棒的運動速度相等,即該模架中的空心管坯與芯棒間的滑移系數等于1。除此之外,其他各模架中空心管壞的運動速度都小于芯棒的前進速度,即滑移系數都小于1,其滑移系數的大小為該模架的輥模線速度與出口模架的輥模線速度(芯棒速度)之比值。
這樣一來,由于芯棒在各個模架中的運動速度是同一個速度,因此,帶來了各個模架中空心管坯的管壁從內表面到外表面的金屬沿軋制方向存在不同流動速度的趨勢。這種趨勢會造成空心管坯的管壁沿徑向產生搓軋變形。但變形金屬本身是一個整體,它不會因搓軋變形而發生分層,其結果是在變形金屬中帶來了沿軸向的附加剪切應力和附加剪切變形。

當空心管坯包住芯棒之后,空心管坯內表面和芯棒之間會產生摩擦力,作用在芯棒上的頂推力,一部分作用在空心管坯的杯底上,而另一部分則由摩擦力來平衡。空心管坯把芯榨包得越緊,二者之間的摩擦力就越大,作用在空心管坯杯底上的頂推力也就越小。為了減少頂穿管坯杯底的生產事故,應合理地設計空心管坯內徑與芯棒直徑的差值,使空心管坯內表面盡早地將芯棒包住,并且芯棒和空心管坯之間的摩擦力要“恰到好處”。此摩擦力的大小既要保證不發生芯棒頂穿空心管坯杯底的生產事故,又要防止因摩擦力太大而阻礙金屬的軸向延伸。此外,還應注意前面幾個空減模架之間的相對安裝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