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鏈物流發展條塊分割,完整獨立的現代體系尚未形成
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為發展城鄉經濟、保障民生供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必須看到,就整體而言,我國果蔬冷鏈物流至今還未形成完整而獨立的冷鏈體系。不僅在冷鏈物流管理體制上存在制度缺失和技術手段不足,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現象普遍存在,而且在硬件上存在冷鏈技術設施落后、運輸設備工具陳舊,現代信息技術裝備缺乏,導致果蔬流通環節損耗嚴重、物流效率低下。
2.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發展滯后
目前,我國生鮮果蔬除了外貿出口的部分外,國內銷售的物流配送業務大多由大型超市集團的物流配送公司完成,果蔬冷鏈物流仍以自營為主,第三方物流發展比較滯后。現在國內僅有極少數物流供應商能夠保證對整個冷藏供應鏈進行溫度控制,而絕大多數冷藏供應商一般只能提供水果、蔬菜冷藏或者運輸服務,而不能提供物流全程的冷鏈服務。
3.冷鏈物流投入不足,技術落后,設施陳舊
目前,我國果蔬冷藏運輸主要采用公路和鐵路兩種形式,由于長期以來硬件投入嚴重不足,現在公路運輸中生鮮果蔬的冷藏僅占運輸總量的10%~20%。鐵路運輸中冷藏列車運輸的貨物只占果蔬運輸總量的25%。目前全國各型冷運船只僅有200余艘,果蔬冷運量只占全年水運總量的1%。從儲存設備來看,全國冷庫總容量已達700萬立方米,并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但因這些冷庫大多技術落后、設備陳舊,主要用于肉類、魚類的冷凍貯藏,功能單一,導致冷庫利用率并沒有隨著庫容增加而提升,果蔬冷庫儲存量只占其庫容總量的20%。
4.冷鏈物流協會不健全,行業內缺乏協同與自律
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滯后,行業協會組織很不健全。據了解,目前除已成立的中國冷鏈物流協會外,全國大多數省、市、自治區尚未建立地域性的行業協會組織。即使少數省、市建立了相應的協會組織,但也存在職能定位不明確、相互競爭激烈、開展活動雷同等問題,不具備充當行業協調和自律者的角色。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果蔬冷鏈物流也開始在大中城市蓬勃興起,尤其是在上海、北京、天津、廣州、武漢等一線城市和深圳、廈門、寧波等沿海開放城市,冷鏈物流發展很快,加之國際巨型物流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加劇了國內市場物流行業的競爭。為了規范我國冷鏈物流市場企業行為,加強協同與自律,促進果蔬冷鏈物流健康發展,聯合應對跨國物流企業的嚴峻挑戰,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必須加快協會組織發展,健全行業協會網絡,加強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5.冷鏈物流發展缺乏良好的環境,相關政策法規亟待完善
冷鏈物流涉及果蔬“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供應鏈上每個環節都事關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歐、美、日發達國家為確保生鮮果蔬的質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冷鏈物流的法規和標準,涵蓋水果、蔬菜的生產、采摘、加工、包裝、銷售、運輸、儲存、標簽、品質等級、農藥殘留等諸多方面,為促進冷鏈物流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而在我國,由于冷鏈物流發展起步較晚,冷鏈物流意識不強,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法律規章也不健全,不僅冷鏈物流管理缺少制度和監控手段,而且物流鏈節松散缺乏協調機制和規范,果蔬冷鏈物流市場及其體系建設與管理基本處于粗放型的發展和運行階段。因此,亟待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標準化體系以及誠信體系,營造果蔬冷鏈物流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