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保鮮技術正朝著綜合控制的方向發展,其中包括物理控制、化學控制、農業控制和生物技術控制。標準化、自動化、配套化以及有機(綠色)農產品貯運保鮮技術正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特征和發展趨勢。無污染保護環境的制冷和氣調技術,與農產品保鮮處理自動化控制有關的光電子學技術和計算機控制技術,提高農產品的耐貯運性、抗病性和抗冷性,最終提高保鮮效果的轉基因分子生物學技術,與保護環境有關的空氣放電技術和真空減壓技術,與利用原子能有關的輻射保鮮技術等都是正在發展而且需要進一步發展的高新技術。
從保鮮包裝材料的研究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將注重包裝材料及其結構的多功能性。利用微孔制造工藝,結合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生理調節材料半導體、陶瓷材料以及利用不同材料的特征進行復合,以提高現有保鮮包裝材料的耐濕性、透濕性、防結露性以及防腐保鮮性能。在結構方面,將注重提高使用強度、透濕性、防結露性、與防腐保鮮劑的巧妙結合性以及適應現代化搬運的托盤化包裝的聯結性等。
在可食涂被保鮮方面,未來將注重與生物保鮮劑的結合,注重脂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類的復合。天然涂被劑的MA氣調將更注重分子調節、厚度調節、裂縫調節、濃度調節和親水與疏水性調節。
在保鮮劑的研究方面,未來將更注重微膠囊緩釋理論和技術的研究,并強調環境啟動釋入、添加劑控制并兼用包裝調控釋放的“三控”理論以及兩段釋放控制理論,在應用方面注重保鮮劑的組裝結合、保鮮劑的復配以及天然保鮮劑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