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鐵路冷藏運輸市場的潛力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家“菜籃子工程”的不斷深人,我國農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呈逐年增長的良好態勢。由于我國食品加工業尚不發達,鮮貨易腐食品多以新鮮的自然狀態進入流通領域,加上儲運能力不足、流通渠道不暢,每年儲運過程中的損失達20%~30%。其中水果、蔬菜的腐爛率最為嚴重,水果的損失率約30%,蔬菜可達40%~50%甚至更高。有關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在果蔬的運送過程中損失總值就達750億元人民幣。
易腐貨物運輸的冷藏率是衡量一個國家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發達國家的冷藏率可達80%~100%,我國鐵路易腐貨物冷藏運輸率是國內各種運輸方式中的居高者,也僅為35%~39%;公路運輸的冷藏率約為15%;內河和航空運輸則更低。由于易腐貨物自身的易腐特性,運輸、銷售過程中常需專門的冷藏運輸工具。冷藏運輸中的技術性、專業性要求較強,設備運用維修管理較復雜。還存在生產季節性強、運量波動大、時效性強、運輸成本較高等特點,而且市場需求變化大,因此經營的風險和難度均比較大。
由于易腐貨物供銷市場在近些年內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對果蔬需求從原來的生存依賴型向品種調劑型發展。此外蔬菜基地的北移,使一些長途運量變為中途運量,以及由于各地肉類供應大部分能自給自足,近年來牲畜疫病發生增多、疫區肉類貨物嚴禁外運、對俄羅斯出口凍肉量銳減等原因,使機冷車的運量明顯下降。
另外,由于易腐貨物季節性強,運量波動大,對冷藏車的需求有淡旺季之分,如元旦、春節前南菜北運旺季和熱季凍肉運輸期間,南方易腐貨物運量較大的鐵路局,呈現出冷藏車短缺、供不應求的現象。而這一季度過后,又出現冷藏車閑置嚴重,經常壓站壓線,甚至打人備用等狀況。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鐵路冷藏運輸市場的發展。
2. 冷藏運輸市場的競爭加劇
易腐貨物經營銷售活動的多元化,促使運輸需求日趨多樣化。隨著個體民營企業比例的增加,市場競爭的加劇,人們搶時間、趕市場的意識更強,經濟核算也更為細致,對運輸質量、運輸速度和時效性,以及運輸成本等多方面的要求都更加嚴格,多品種、多檔次貨物形成的改變,必然會使運輸需求朝多樣化、層次化方向發展。從經銷需求上來看,單一品種貨物的大批量集中上市,不利于銷售利潤的提高,因此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種、多樣化靈活的運輸需求增加。這使鐵路冷藏運輸的組織工作變得更加復雜。由于易腐貨物運輸小批量、多品種、多樣化的需求增加,使汽車運輸快捷靈活的優勢凸顯,加上高速公路的迅猛發展,以及公路綠色通道的開通,使公路運輸范圍不斷擴大,目前已從以往幾百公里的短途運輸,發展到1000~2000千米的中長途運輸。但目前我國公路冷藏運輸能力還較低,冷藏汽車數量僅為2萬~3萬輛,比起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還相差甚遠。主要憑借速度優勢,用普通汽車運輸易腐貨物,所以運輸成本較低。對于中、低檔大宗蔬菜類經營利潤較低的貨物,公路運輸的優勢較為明顯。
公路由于適應易腐貨物運輸的需求,擠占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南方產的水果、蔬菜以黃河為界,黃河以南的運輸,全部由公路壟斷,許多長距離、高附加值、趕市場的水果、蔬菜公路運輸量也很大,據統計,水果、蔬菜等易腐貨物的運輸約3/4被公路擠占,短途運輸幾乎全被公路包攬。由于易腐貨物受季節性、運輸質量、時效性影響大,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運輸質量和運輸期限下,市場價格相差較大,而鐵路運價相對固定,形成旺季不能提價增收,淡季價高趕走貨源的局面,不利于拓展易腐貨物運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