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間壁式熱交換器
管殼式熱交換器具有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清洗方便等優點,但傳熱效果較差、體積比較龐大,因此在某些場合下,需要使用在傳熱性能、體積等方面具有一定優點的其他型式的熱交換器。本章將著重敘述近幾十年來應用較廣的一一些高效的間壁式熱交換器:螺旋板式板式、板殼式、板翅式、翅片管式,熱管式熱交換器及檬發冷卻(冷凝)器,同時還將簡述一種尚處于不夠成熟階段但代表了一個發展方向的微型熱交換器。
從能源利用角度考慮,工程應用上對熱交換器的要求首先是希望有高的傳熱效率,也經常要求熱交換器具有較小的體積,即,要“緊湊”,這個問題對于某些傳熱性能差的流體之間的換熱,如氣一氣熱交換器尤為突出,因為為了保持傳熱量不變,傳熱面積的增加將導致熱交換器的體積龐大,如以同樣的傳熱量和功率消耗為比較條件,則氣一氣熱交換器的傳熱面積通常要比液一液熱交換器大10倍左右,因而,提出了在增加傳熱面積的同時,如何減小熱交換器體積的要求為了比較所設計的熱交換器在滿足一定的傳熱量下占有的體積大小,常應用一個指標—“緊湊性”,緊湊性是指熱交換器的單位體積中所包含的傳熱面積大小,單位為(m/m)。至于達到什么樣的指標值才可稱為緊湊,則并無規定,一般可參照K R Shah所提出的數值?00m/m,凡大于該值的熱交換器即可稱為緊湊式熱交換器,構成緊湊式熱交換器的關鍵是要具有緊湊的傳熱表面,它可以通過使用二次表面米形成,如板翅式熱交換器中的傳熱煙片:或使用板狀表面代替管狀,如螺旋板式熱交換器及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