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器圖2.67為3200m/h制氧裝置的卵石蓄冷器結構示意圖。
蓄冷器由兩個圓筒狀容器組成一組,每個容器中裝以填料。當壓縮空氣在一個容器內通過而被填料冷卻時,在另一個容器內則逆向地有冷氣體通過(如氧、氮等)將填料冷卻,每隔一定時間轉換一次氣流,為了不使換向周期太短,要求填料有比較大的熱容量,同時還要有很大的表面積。使用最多的是以卵石作為填料雖然在新型的流程中基本上已不用蓄冷器,但它在20世紀70~80年代投產(chǎn)和運行的制氧機上還應用得相當多,它的工作原理與本書第5章所述閥門切換型熱交換器相同,在制氧裝置中所起的作用相當于圖2.65中的主熱交換器,它除了用以冷卻空氣和復熱氧、氮外,尚起著凈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作用。其過程是:在加熱周期中,空氣被填料冷卻,溫度不斷降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不斷地析出而結品在填料表面上,使空氣得到凈化:而在冷卻周期中,氧、氨等被加熱,使填料表面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結晶在低壓下升華并被帶出。
上述結構的蓄冷器,在切換前殘留在蓄冷器中的空氣會參和到切換后所通過的產(chǎn)品氣體(即氧、氨)中,使產(chǎn)品的純度降低并把產(chǎn)品沾污。因而有些卵石蓄冷器均在器內安置蛇管,使產(chǎn)品在蛇管內部參與熱交換,不與空氣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