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33所示為上海交通大學發明的硅膠-水吸附冷水機組示意和實物圖,該系統已經在一系列太陽能空調工程中獲得實際應用。它是由兩個單床吸附式制冷系統復合而成的雙床連續制冷系統,采用硅膠水作為工作對。整個系統由三個真空腔組成,左右為兩個由吸附床、冷凝器和蒸發器組成的吸附/解吸工作腔,底部為熱管隔離蒸發器的工作腔。吸附床采用管翅式緊湊換熱器設計思路,冷擬器采用管殼式換熱器,蒸發器采用了熱管隔離技術使蒸發器解吸側與冷媒水傳熱管之間實現熱隔離,在底部蒸發器中,熱管冷端蒸發管采用管外表面強化管,以
減小蒸發器的體積與質量;熱管熱端蒸發管采用小管徑光管,分三層結構,冷媒水從底層傳熱管進,從最頂層傳熱管出,頂層蒸發管采用熱虹吸泵原理布液【3們。
采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控制閥門組件及回質真空閥,該雙吸附床回熱回質型硅膠水吸附冷水機組可自動以回熱回質吸附制冷循環方式運行。一個完整的回熱回質吸附制冷循環包括六個過程。
(1)左床解吸、右床吸附過程。驅動熱源熱水通入左側吸附床中,使得左側吸附床內吸附劑升溫,左真空腔內蒸氣壓力升高,當壓力超過左冷凝器溫度對應的飽和蒸氣壓時,左冷凝器開始冷凝制冷劑:此時,左隔離器蒸發面不工作,其溫度升高至冷凝溫度,該溫度高于熱管工作腔內的蒸發器溫度,從而實現了左隔離器與蒸發器之間的熱隔離。與此同時,制冷劑進入右吸附床,右吸附床被冷卻水冷卻,開始降溫吸附,右真空腔內的制冷劑蒸氣壓力隨之下降,當壓力低于右隔離器溫度對應的飽和蒸氣壓時,右隔離器的蒸發面開始蒸發制冷,其溫度迅速降低,熱管工作腔底部的蒸發器蒸發出來的熱管工質蒸氣在右隔離器傳熱表面上凝結,從而輸出制冷量。
(2)從左到右的回質過程。當左床解吸/右床吸附過程臨近結束時,回質真空閥打開,左腔內的制冷劑蒸氣就會在較大的壓差作用下迅速流到右腔,導致左隔離器溫度降低而右隔離器溫度升高,左右兩腔體內的壓力迅速趨于平衡。同時,左吸附床解吸出的制冷劑蒸氣通過回質閥流入右吸附床內被吸附,實現二次解吸和吸附過程。
(3)從左到右的回熱過程。當左右腔體內的壓力接近平衡時,關閉回質真空閥,打開相應閥門進行兩個吸附床之間的回熱。左吸附床內的熱水進人右吸附床中,將其中的拎水排出。
(4)右床解吸、左床吸附過程。驅動熱源熱水通人右吸附床中,右側吸附床吸附劑溫度升高,右真空腔中的蒸氣壓力上升,當壓力超過右冷凝器溫度對應的飽和蒸氣壓時,右冷凝器開始冷凝工作。同時,制冷劑進人左吸附床,冷卻水通入左吸附床使得其降溫吸附,左隔離器的蒸發面開始蒸發制冷,其溫度迅速降至蒸發器溫度以下,熱管工作腔底部的蒸發器蒸發出來的熱管工質蒸氣在左隔離器傳熱表面上凝結,從而輸出制冷量。
(5)從右到左的回質過程。右床解吸/左床吸附結束時,回質真空閥再次打開,右腔內的制拎劑蒸氣進人左床,實現二次解吸和吸附過程。
(6)從右到左的回熱過程。當左右腔體內的壓力接近平衡時,關閉回質真空閥,打開相應的閥門完成兩個吸附床之間的回熱過程。于是吸附制冷機組完成了
一次制冷循環,可以實現連續輸出冷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