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庫是一個建筑綜合設施,特別是大型冷藏庫,則是一個建筑群。按照構成建筑物的用途不同,主要分為冷加工間及冷藏間、生產輔助用房、生活輔助用房和生產附屬用房四大部分。
1.冷加工間及冷藏間
(1)冷卻間:用于對進庫冷藏或需先經預冷后凍結的常溫食品進行冷卻或預冷。水果、蔬菜在進行冷藏前,為除去田間熱,防止某些生理病害,應及時逐步降溫冷卻。冷卻間的室溫為一2一0℃,當食品達到冷卻要求的溫度后即可轉入冷藏間。冷卻加工的周期為12一24h,產品預冷后溫度一般為4℃左右。
(2)凍結間:是用來將需長期貯藏的食品由常溫或冷卻狀態迅速降至一18一一15℃的凍結狀態。凍結間是借助冷風機或專用凍結裝置用以凍結食品的冷藏庫房,它的室溫為一30一一23℃(國外有采用一40℃或更低溫度的),加工周期一般為24h。凍結間也可移出主冷藏庫而單獨建造。
(3)再凍結間:它設于分配性冷藏庫中,供外地調入凍結食品中品溫超過一8℃的部分在人冷藏庫前再凍之用。再凍冷藏庫分配設備的選用與凍結冷藏庫相同。
(4)冷卻物冷藏間:稱高溫冷藏間,室溫為一2一4℃,相對濕度為85%一95%,這因貯藏食品的不同而異,它主要用于貯藏經過冷卻的鮮蛋、果蔬。由于果蔬在冷藏庫中貯藏時仍有呼吸作用,冷藏庫內除保持合適的溫度、濕度條件外,還要引進適量的新鮮空氣,如在冷藏庫中貯藏冷卻肉,貯藏時間不宜超過14~20d.
(5)凍結物冷藏間:又稱低溫冷藏間或凍藏間,室溫為一25一一18℃,相對濕度為85%一95%,主要用于長期貯藏經凍結加工過的食品,如凍肉、凍果蔬、凍魚等。在國外有的凍結物冷藏庫溫度有降至一30~一28℃的趨勢,日本對凍金槍魚還采用了一50一一45℃所謂超低溫的冷藏庫。
(6)冰庫:用以儲存人造冰,解決需冰旺季和制冰能力不足的矛盾。它的位置宜靠近設備間,水產冷藏庫常把它設于多層冷藏庫的頂層,以便于冰塊的輸出。制冰冷藏庫宜有較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要考慮到冰塊入冷藏庫或輸出的方便,室內高度要考慮到提冰設備運行的方便,并要求排水暢通,以免室內積水和過分潮濕。
冷間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應根據各類食品冷加工或冷藏工藝要求確定,一般按冷藏庫設計規范推薦的值選取,見表10-4。
2.生產輔助用房
(1)裝卸站臺:分公路站臺和鐵路站臺兩種,供裝卸貨物用。公路站臺高出回車場地面0.9一1.1m,與進出最多的汽車高度相一致;它的長度按每1000t冷藏容量7一10m設置,其寬度由貨物周轉量的大小、搬運方法不同而定。鐵路站臺高出鋼軌面1.1m。
(2)穿堂:是食品進出冷藏庫的通道,并起到溝通各冷藏庫冷間、便于裝卸周轉的作用。庫內穿堂有低溫和中溫穿堂兩種,分屬高溫、低溫冷藏庫房使用。目前冷藏庫中較多采用庫外常溫穿堂,將穿堂布置在常溫環境中,通風條件好,既改善了工人的操作條件,也能延長穿堂使用年限。常溫穿堂的建筑結構一般與冷藏庫結構分開。
(3)樓梯、電梯間:多層冷藏庫均設有樓梯、電梯間,其大小、數量及設置位置視吞吐量及工藝要求而定,一般按每千噸冷藏量配0.9一1.2t電梯容量設置,同時應考慮檢修。樓梯是生產工作人員上下的通道,電梯是冷藏庫內垂直運輸貨物的設施。
(4)過磅間:是專供貨物進出庫時工作人員司磅記數使用的房間。
3.生活輔助用房主要有生產管理人員的辦公室或管理室、生產人員的工間休息室和更衣室,以及衛生間等。
4,生產附屬用房主要指與冷藏庫主體建筑有密切關系的生產用房。包括制冷機房、變配電間、水泵房、制冰間、整理間、氨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