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系統是舒適性裝置,汽車內部溫度是舒適性的重要指標。車內溫度取決于車外溫度、空氣流量以及太陽輻射的大小。當車外溫度超過20℃時,車內的舒適溫度只能靠冷風降溫達到。傳統空調是人工調控的,在空調控制面板上有一個溫度調節旋鈕,實際上是一個可變電阻裝置,它與蒸發器內的溫度感應電阻組成串聯電路。當溫度改變時,這組電路的阻值發生變化,從而控制壓縮機的電磁離合器。當溫度低時,將離合器分離,空調停止工作;當溫度高時,將離合器合上,空調繼續工作。這樣的控制方式比較簡單,但溫控調節粗糙。自動空調則是自行調控,它能夠依據車廂溫度自動調節出風溫度,具有平滑柔順性,溫控調節精細。另外,自動空調有自檢裝置,可以及時發現故障隱患。有些轎車的自動空調還裝有紅外溫度傳感器,專門探測乘員面額部的表面皮膚溫度。當傳感器檢測到人體皮膚溫度時,反饋到ECU。ECU有多種傳感器的溫度數據輸入,能更精確地控制空調。這樣,駕駛人只要操縱旋鈕或按鍵,設置所需溫度及風機轉速,以后一切事情都由自動空調控制系統辦理了。隨著集成電路成本的降低和人們對舒適性需求的提高,目前,裝配自動空調的轎車越來越多。
如圖2-15所示為大眾捷達汽車手動控制面板及各出風口。對于不同類型的汽車空調,人工控制面板的控制鍵和形式有所不同,但其功能鍵的控制內容基本相同。下面以大眾捷達汽車的控制面板為例進行說明。
(1)出風口。流經所有出風口的冷熱新鮮空氣的溫度,均由溫度控制旋鈕B調節。出風口3和4可用滾花旋鈕單獨開啟或關閉:上旋滾花旋鈕,打開出風門:下旋滾花旋鈕,關閉出風門。轉動出風口3和4的出風格柵可縱向改變氣流方向,左右撥動格柵內的滾花旋鈕可橫向改變氣流方向。前后排乘員腳部空間的出風口5的開啟或關閉由氣流分配旋鈕C控制。
(2)控制開關。A為鼓風機旋鈕開關。鼓風機轉速分為4擋,用于調節空氣流量。B為空氣溫度控制旋鈕,旋轉該旋鈕可無級調節空氣溫度。順時針旋轉,空氣溫度上升;反之,下降:C為氣流分配控制旋鈕。D為制冷系統按鈕開關。按下該開關,啟動空調制冷系統,開關上的指示燈隨之亮起。再次按下該開關,即可關閉制冷系統。E為車內空氣循環按鈕開關。打開制冷系統后,車內空氣循環系統方能工作。按下該按鈕,內循環系統啟動,開關上的綠色指示燈隨之亮起。該狀態下,車外空氣不能進入車內。制冷系統自車內吸人空氣,在車內循環制冷,防止車外煙塵進入車內。但切勿讓系統在該狀態下運行時間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