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是將空氣作為冷源和熱源,因此其機組的性能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較大。根據我國制定的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的國家標準,機組的名義制冷最是指冷水進出水溫度(12/7)℃,室外環境空氣干球溫度35℃時機組的制冷量;機組的名義制熱最是指熱水進出水溫度(40/45 ) ℃ ,室外環境空氣干球溫度7℃ ,濕球溫度6℃時機組的制熱量。在實際工作時由于環境溫度不同和冷水或熱水溫度不同,機組的制冷量或制熱量也是變化的。圖9-11和圖9-12是一臺螺桿式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制冷和制熱運行時的性能曲線。
從圖可以看出,在制冷工況下,機組制冷量隨冷水出水溫度的增加而增加,隨環境進風溫度的增加而減少;機組的功耗隨著冷水出水溫度的增加而增加,也隨若環境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制熱工況下,機組的制熱最隨熱水出水溫度的增加而減少,隨環境溫度的降低而減少;機組的輸入功率隨熱水出水溫度增加而增加,隨環境溫度的降低而減少。
當環境溫度降低到0℃左右時,空氣側換熱器表面結霜加快,傳熱溫差大,此時蒸發溫度下降速率加快,制冷劑流最大大減小,機組制冷量、輸入功率大大減小,必須周期性地除霜,機組才能正常工作。一般當環境溫度降低到-4℃以下時,可起動輔助電加熱器,加熱系統的回水,從而補償風冷熱泵制熱量的衰減。
空氣側換熱器在機組制熱工況下作蒸發器使用時,其吸熱量與進風空氣濕球溫度有關。
一般由工廠提供的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變工況性能表或特性曲線中的制熱量均為瞬時制熱量,即未計及除霜所引起的機組制熱量的損失。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長期運行的制熱量必須乘以修正系數(長期運行制熱量和瞬時制熱量之比),該修正系數與室外空氣參數有關。表9-8列出了典型的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在不同室外溫度下的修正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