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管式換熱器是制冷系統最常用的換熱器之一,適用于液體、氣液混合物相互之間的熱交換。其基本結構是由換熱管束放置在一個筒狀殼體內。管束兩側設置有管板,管束穿過管板并與管板間密封(采用脹接或焊接)形成一體。管板連同其上管束放進筒狀殼體內并與殼體內壁間密封。殼體兩端安裝封頭,封頭內設有隔板適應流程分配的需要。如圖2-56所示。這類換熱器易于制造,生產成本較低.選材范圍廣,清洗方便,適應性強,但它在結構緊湊性、傳熱強度和單位傳熱面積的金屬耗量等方面無法與板翅式或板式換熱器相比。
一種流體(圖中冷流體)從封頭上的進口進入封頭在管束內流動,最后從同側或異側(取決于流程的布置)封頭上的出口流出,稱之為管程,將管程的折返次數稱為流程數。另一種流體(圖中熱流體)從殼體上的進出口進出殼體,在殼體內、管束間流動,與管束內的流體換熱.這一通道稱為殼程,殼程內一般裝有折流擋板,以改善殼程的換熱。這樣,管程流體和殼程流體互不摻混,僅通過管壁交換熱量。
殼管式換熱器可用作冷凝器、蒸發器以及其他兩種液體間的換熱。由于換熱流體的壓力一般較高,殼管式換熱器屬于壓力容器,其設計、制造均須遵守國家有關壓力容器的標準、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