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氣進入制冷系統的途徑
(1)制冷系統在充注制冷劑之前,沒有徹底進行抽真空操作,使空氣殘存在系統中。
(2)制冷系統在補充潤滑油時,帶入空氣。
(3)制冷系統處于負壓下工作時,空氣滲入制冷系統中。
2.空氣進入制冷系統的危害
(1)導致制冷系統中冷凝壓力升高。依據道爾頓定律,一個容器內氣體總壓力等于各氣體分壓力之和。所以,當空氣進入制冷系統中時,其總壓力為制冷劑和空氣的壓力之和。
(2)由于空氣在冷凝器中存在,使冷凝器的傳熱面上形成氣體層,增加了熱阻作用,降低了冷凝器的傳熱效率。同時由于空氣會將水分也帶進系統,而形成了對系統的腐蝕。
(3)由于空氣在冷凝器中存在,導致制冷系統中的冷凝壓力升高,使壓縮機的制冷量下降,能耗增加。
(4)制冷系統中冷凝壓力升高,會使機組的排氣溫度升高,易使機組發生意外事故。
3.小型制冷系統中存在空氣的檢查方法
觀察機組壓力表的擺動情況。制冷系統中存在空氣時,其壓力表會出現指針大幅度擺動,擺動的頻率也較慢。機組運行時的壓力和溫度值都高于正常值范圍。利用計算冷凝壓力的方法,檢測系統中空氣的含量。
4.小型制冷系統中存在空氣的排除方法
小型制冷系統中存在空氣的排除方法是:關閉冷凝器或儲液器上的閥門,然后起動壓縮機運行一段時間,觀察壓縮機的低壓壓力表值,當表壓達到“0”時,停止壓縮機的運行,打開冷凝器頂部的放氣閥(若冷凝器的位置比壓縮機低,則選則開啟壓縮機排氣三通截止閥的多用通道).讓氣體流出幾秒鐘再關,幾分鐘后重復這一操作。因為空氣比制冷劑輕,靜置后聚在容器頂部,分次操作可減輕擾動,減少制冷劑的流失。每次放氣后注意排出壓力表,該壓力應有所下降,如降后又漸漸回升到放氣前數值,則表明放掉的已是制冷劑,應結束放氣。也可以在放氣時,用手觸摸氣流,若是冷風就繼續放,如有涼氣感覺,說明有制冷劑跑出,應堵上堵頭。這里需要指出,氟利昂冷凝器放空氣時,氟氣跑出往往是過熱氣體,不一定會有涼的感覺。因此,氟利昂系統放空氣時,應首先對系統是否有空氣做出明確判斷,確有空氣時才進行放空氣,否則就會浪費氟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