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膜達到穩定結構形狀后,使用軟件分析結構的受力狀況,程序可以采用三維計算機模型對張力、模單元、鋼索、柱和梁單元進行快速準確的分析和尺寸選擇,同時提供各種必要的反力值,以便完成整個結構和基礎的分析和設計。同時應完成相應的裁剪圖。
(1)結構體系
通常沒有覆蓋膜體時,支撐結構體系應該穩定(對于形式特別簡單和安全要求較低的情形可適當放寬要求)。如果支撐結構位移對膜的非線性影響不能忽略時,應該在計算中將支撐結構位移的影響考慮進去。
(2)預應力與找形
常用的數值找形方法有:力密度法、動力松弛法、幾何非線性有限元法、最小表面法等。
(3)節點和配件
膜結構設計中,節點是極其重要環節。如膜一膜、膜一索、膜一剛性支撐、索一索、索一剛性支撐、索一基礎、剛性支撐一基礎等設計內容。膜和其他結構件連接的方式又有點式連接和線式連接之分,線式連接又有柔性和剛性之分。
每個節點都應保證不同構件之間力的平順傳遞,同時應滿足結構體系設計中的假定要求。柔性結構體系具有強烈的幾何非線性行為,通常柔性體系和剛性體系之間的連接應保證足夠的自由度。膜面和其他構件連接處,容易產生應力集中,應注意適當進行補強,通常做法是增加邊界處膜的層數。節點的設計還應充分考慮到安裝中預應力施加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同時還應滿足必要的防水、密封等問題。
(4)荷載 荷載主要是風載和雪載。風載、雪載、活載參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