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與空調自動控制和一般熱力裝置自動控制一樣,都是為了使整個裝置能正常運行,并達到要求的設定值。由于制冷與空調裝置中各個設備的參數在運行時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為了使每個參數在各種外界干擾條件下或在負荷變化情況下,相對于給定值的偏差都能保持在工藝要求的范圍內,就需要對裝置中各個設備的動、靜態特征進行分析,必要時還要求出其數學模型,同時配置相應的、合適的控制器,構成該參數的控制系統。
制冷與空調自動控制要確保整個裝置能正常運行,并達到要求的運行參數指標。制冷與空調系統中有許多熱工參數需要進行控制,如溫度、濕度、壓力、流量、液位等.這就意味著一個自動化的制冷系統將有多個自動控制內容存在,而且各個控制內容之間常要求互相關聯,有的要求依次動作。這就要求設計制冷裝置自動控制時,必須從制冷裝置整體要求來分析、設計,建立各參數的控制系統。
現代制冷空調設備正向自動化、機組化、成套化、集成化方向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逐步深人各個工業領域,也已在制冷空調系統的控制中顯出優勢,但其發展速度、完善與普及程度卻滯后于其他工業領域。在技術特點上.制冷系統對密封性要求十分嚴格,而一切先進、優良的控制方案都必須通過一套密封性能可靠、價廉、實用的執行機構,把控制信號加到制冷裝置中去。因而,可靠的密封性和價廉、實用成了計算機控制技術應用于制冷裝置的關鍵。
計算機控制的制冷機組及相應的制冷設備已出現多年,計算機控制的冷庫、冷藏船、空調系統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主要原因在于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先進自動控制元件的出現能很好地滿足制冷和空調的要求,使計算機能夠實現對制冷和空調裝置進行自動控制。迄今為止,控制方法、新型控制元件及制冷裝置本身數學模型的實用化,仍是國際制冷界與工業界研究的熱點問題。實現計算機控制,涉及現代控制論、神經網絡、模糊控制等學科,但其基礎仍是經典控制理論及其控制方法。因此,掌握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知識,是實現制冷裝置自動化及計算機控制的必不可少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