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氣化制冷是利用液體氣化時的吸熱,冷凝時的放熱效應來實現制冷的。液體氣化形成蒸氣。當液體(制冷工質)處在密閉的容器中時,此容器中除了液體及液體本身所產生的蒸氣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氣體,液體和蒸氣將在某一壓力下達到平衡,壓力稱為飽和壓力,溫度稱為飽和溫度。平衡時液體不再氣化,這時如果將一部分蒸氣從容器中抽走,液體必然要繼續氣化產生一部分蒸氣來維持這一平衡。
液體氣化時要吸收熱量,此熱量稱為氣化潛熱。氣化潛熱來自被冷卻對象,使被冷卻對象變冷。為了使這一過程連續進行,就必須從容器中不斷地抽走蒸氣,并使其凝結成液體后再回到容器中去。從容器中抽出的蒸氣如直接冷凝成蒸氣,則所需冷卻介質的溫度比液體的蒸發溫度還要低,我們希望蒸氣的冷凝是在常溫下進行,因此需要將蒸氣的壓力提高到常溫下的飽和壓力。
制冷工質將在低溫、低壓下蒸發,產生冷效應;并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向周圍環境或冷卻介質放出熱量。蒸氣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后變為高壓液體,還需要將其壓力降低到蒸發壓力后才能進入容器。
制冷系統是一個完整的密封循環系統,組成這個系統的主要部件包括壓縮機、冷凝器,節流裝置(膨脹間或毛細管)和蒸發器,各個部件之間用管道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在系統中加入一定量的氟利昂制冷劑來實現制冷降溫。空調器制冷降溫,是把一個完整的制冷系統裝在空調器中,再配上風機和一些控制器來實現的。
液體氣化制冷循環是由壓縮、冷凝、節流、蒸發四個過程組成,如圖2-1所示。
壓縮過程:從壓縮機開始,制冷劑氣體在低溫低壓狀態下進入壓縮機,在壓縮機中被壓縮,提高氣體的壓力和溫度后,排人冷凝器中。
冷凝過程:從壓縮機中排出來的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冷凝器中,將熱量傳遞給外界空氣或冷卻水后,凝結成液體制冷劑,流向節流裝置。
節流過程:又稱膨脹過程,冷凝器中流出來的制冷劑液體在高壓下流向節流裝置,進行節流減壓。
蒸發過程:從節流裝置流出來的低壓制冷劑液體流向蒸發器中,吸收外界(空氣或水) 的熱量而蒸發稱為氣體,從而使外界(空氣或水)的溫度降低,蒸發后的低溫低壓氣體又被壓縮機吸回,進行再壓縮、冷凝、節流、蒸發,依次不斷地循環和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