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青島冷庫建筑隔熱外墻所用松散隔熱材料多為稻殼,外圍護堵體多為磚墻,磚墻兩側作水泥砂漿粉刷,以增加墻的密實性。為保證隔熱層不受潮,在外圍護墻體的內側設隔汽層。隔汽層多為油氈。內保護層多為預制鋼筋混凝土小柱插板。它具有自重輕、拆裝方便、便于維修、抗凍性強等優點。也可用磚墻、加氣餛凝土墻、木板等作為內保護層。
以松散隔熱材料為隔熱層的外墻應注意以下幾點:
1.防止水蒸氣滲透
用松散材料作為隔熱層,因其內部空隙很多,又互相串通。水蒸氣通過室內外的壓差向里邊滲透,水燕氣滲透能使隔熱層內產生嚴重的水分凝結。為了防止水蒸氣向隔熱層內滲透,需要在隔熱層的高溫側設置良好的隔汽防潮層,使其具有足夠的蒸汽滲透阻,以避免隔熱材料受潮。
2.防止冷橋
為減少隔熱層內產生冷凝,凡穿過墻身的錨接件(錨系梁)、管線等,其外面必須用軟木等高效率的隔熱材料包裹,并應做好該局部的隔汽層加固處理。
3.隔熱材料的更換
以稻殼隔熱的外墻,其稻殼厚度,低溫庫一般為600毫米,高溫庫一般為400毫米。這個厚度既是為了確保隔熱效果,也是為了更換稻殼時人能進入墻內處理稻殼。稻殼墻一旦建成后可永久使用,不需更換,但在南方炎熱地區或隔熱層失效時,則有可能在10~15年內更換一次稻殼。內襯墻一般都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插板,可以隨時拆卸,更換稻殼。內襯墻如采用磚墻時,則可臨時打洞,待取出稻殼后,再將洞口修復。
松散隔熱材料的外墻構造見圖6-27。
圖6-27中磚內襯墻,墻內設間距為3米的預制鋼筋混凝土小柱。小柱上端伸出鋼筋,搗固在地面翻起的防水線頂面,小柱沿高度每隔一米預留2?6鋼筋以便與磚內襯墻內的水平鋼筋拉結。這種磚內襯墻做法,由于磚的抗凍性較差,加上有時施工質最差,使用不久,易發生墻面抹灰大面積脫落的情況,因而這種磚內襯墻的做法已逐漸被淘汰,多數冷庫的設計都已采用了鋼筋混凝土插板墻。圖6-28為鋼筋混凝土小柱插板內襯墻。混凝土小柱焊牢于樓板底和地面翻起的防水線頂面,管道穿過的地方可將混凝土插板改為木板,便于施工。預制混凝土小柱插板內襯墻具有自重輕、拆裝方便、便于維修和抗凍性好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