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理容器與換熱器及管道時應事先做好準備工作。注意如下兒點:
1、對氨系統應準備好防毒面具、橡皮手套、通風機及臨時急救藥物等,以免在拆修中由于閥門泄漏或其他事故發生時能及時搶救。
2、將所修理的設備管路與系統的其他部分隔斷。做這一工作時必須認真細心,把所關閉的每一個閥門都要做好明顯的記號,以防設備管路檢修時,操作人員開錯閥門造成事故。
3、被修理的容器或管路進行抽空。若高壓液體設備如高壓貯液桶的檢修,應先把液體抽凈。其方法:首先關閉與冷凝器聯系的有關閥門,切斷與冷凝器的聯系,然后把通向總調節站上的調節閥開大,把桶內的液體供到冷庫各房間。若冷庫排管液體過多,再供液體壓縮機就要發生濕沖程事故,這時桶內的液體可通過加氮調節站放到貯氨罐或者氨瓶內。液體處理后,可直接用供液管將桶內壓力抽至與低壓系統壓力相平衡,以觀查桶內壓力升高情況。如果桶內壓力上升較快,應找出原因加以消除。若桶內壓力上升很小,可視為閥門不漏,可將桶內剩余氣體通過放油管道和集油器的有關閥門管道放入水中。然后對缺陷處加以修理。
低壓設備如凍結間冷風機針形小孔漏氨。首先應把氨液體處理好,如有水沖霜設備,可將正常工作的有關閥門關閉,打開沖霜回液閥,使其與排液桶或低壓循環桶連通,降低桶內壓力。系統管路調整后,可打開沖霜水閥進行水沖霜。這時蒸發器內氨液蒸發壓力升高,利用升高的壓力將蒸發器內的液體壓回到排液桶或低壓循環貯液桶,較安全地把液體處理干凈。泄漏的氨氣溶于水中,不致使房間內氨氣味太大,還可利用這一管道通過低壓循環貯液桶進行抽空工作,待抽2~3次壓力不再上升或上升較小時,視為處理氨的工作結束.如果壓力抽不下來,可找出泄漏的地方加以消除。再抽空至合格時為止。氨處理完畢后.再找到適當的連接處拆開,接通大氣(放空)后加以修理。
以上抽氨的處理工作一定要慎重,對所屬處理的設備管道協一環節都要考慮周到。如果馬虎從事,就要造成事故甚至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