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從土建、工藝和設備等方面的單項提高,進入到冷藏技術的整體綜合提高階段。它標志著現代化冷庫正朝著專業化、裝配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
(一)庫房結構日趨采用單層、預制裝配化
近年來,為了便于貨物吞吐,實現作業機械化,冷庫一般趨向于采用預制裝配式單層結構。預制裝配式冷庫的優點是施工周期短(國外一座萬噸準庫采用裝配式結構,工期僅需六個月,五千噸冷庫只需三個月,工期比整體式施工縮短了四分之三), 費用低,不需電梯作垂直運輸設備,提高了裝卸效率。建筑裝配化已成為冷庫技術發展的重要特征。
(二)庫房設置趨向于低溫化
為了延長食品的貯藏期限并保持食品的原有風味,近年來,世界各國冷庫的冷普遍由原來的-18℃ ~-20℃降至-28℃ ~-30℃。凍結溫度則由-23℃降至-30℃~-60℃。
(三)冷庫用隔熱材料趨向泡沫塑料化
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冷庫隔熱材料使用泡沫塑料的比重越來越大,軟木和其他有機隔熱材料基本不用,玻璃棉亦日益堿少。如美國有65%~90%的冷庫、電冰箱用聚氨酯泡沫塑料。
(四)冷庫管理自動化
近年新建的一些立體自動化冷庫,運用電子計算機控制和監視整個制冷系統,使制冷系統處于最佳狀態運行 ,并配合機械化,實現了商品運輸、進出庫、堆碼等方面實現了庫房管理和財務管理的自動化。
綜合所述 ,現代冷庫建筑正朝著裝配化、低溫化專業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