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壓力試漏工作完成后就進行真空試漏。真空試漏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檢查系統在真空條件下的密封性,二是抽除系統中殘留的氣體和水分。
從制冷工作原理知道:制冷劑在制冷系統內循環流動時,它的狀態是在不斷變化著,壓縮時為氣體,冷凝后變為液體,蒸發后又變為氣體,但屬于不凝性的空氣或氮氣在常溫下或在一般的低溫下是不會凝結為液體的。這部分不凝性氣體存在于冷凝器中并占去了部分容積,從而影響了冷凝器的散熱能力,使冷凝壓力升高,影響正常的制冷效果,所以一定要把系統中不凝性氣體抽盡。
根據有關規定:進行真空試驗時,氟利昂系統內的壓力應降到5. 33kPa以下(即真空度要在96. 0kPa以上),并在8h內壓力的回升不超過1. 33kPa以下。對真空度的要求,也應隨著各地大氣壓力不同而異,一般來說,用當地當天的大氣壓力乘上0.96的系數即為所需抽的真空度。
進行真空試漏時,應采用真空泵來抽真空。對于小型制冷系統或者沒有真空泵的情況下,也可利用制冷壓縮機本身來抽真空,見圖5-13。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關閉排出閥。打開排出閥上的多用通道或排空閥,以便排放空氣。
2、關閉系統中通大氣的閥門(如充注閥、放空氣閥等),打開系統中其他所有閥門。
3、放盡冷凝器中的冷卻水,否則會因冷卻水溫低而使系統內的水分不易蒸發,難以被抽盡。
4、將油壓繼電器的接點強迫常通,然后啟動一下壓縮機并立即停車,查看一下旋轉方向是否正確,排空孔道中有否排氣,最后才正式啟動壓縮機抽空。抽空時壓縮機的吸氣閥不能開大,尤其是大型制冷壓縮機,否則排氣口來不及排氣,有打壞閥片的可能。抽真空應分幾次間斷地進行,因為抽吸過快,積聚在系統內的水分和空氣亦不易一下子被抽盡。
5、抽好真空后,先關閉排空孔道,然后停機,以防止停機后因閥片的不密合而出現空氣倒流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