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調節閥(或膨脹閥)開啟過大,進入蒸發器液體制冷劑過多,結果液體蒸發不完全就被制冷機吸入。
②蒸發器面積過小,與制冷機的制冷量不配套,大量的濕蒸氣來不及蒸發被吸入制冷機內。主要原因是配機不當,即小負荷開大車或壓縮機運轉臺數不變,突然停止某些庫房的制冷時所引起的。
③蒸盤管結霜太厚,造成傳熱熱阻增大,使制冷劑進入蒸發盤管后吸熱蒸發困難。這時蒸發壓力明顯下降,造成液擊。
④閥門操作調整不當。例如當壓縮機剛開始投入運轉時,或系統沖霜后,吸入閥開啟過大,使蒸發器壓力突然下降,引起劇烈沸騰和吸氣速度增大,這時制冷劑液體就有可能被壓縮機吸入。
⑤設計安裝不合理。如放空氣器、集油器上的抽氣管,直接與壓縮機吸氣管相連;或幾個低壓循環貯液器并聯在一根總回氣管上,而未設液面平衡管,由于接受庫房回液不相等,對于接受回液較多的貯液器,易使與其相連的壓縮機產生液擊。
⑥系統內積油過多,特別是重力供液系統的排管,擱架式排管和水池蒸發器等,由于積油,一方面傳熱系數降低,另一方面使制冷劑液體供不進去,造成液體分離器中液體過多,壓力降低而易引起液擊。
⑦在雙級壓縮的制冷循環中,當低壓級吸入閥門突然關小或開大(或運轉臺數突然減少或增多),以及中間冷卻器中蛇形盤管突然進液,這時易引起高壓級壓縮機的液擊。
⑧其他如系統中加入制冷劑過多,或熱負荷突然增加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壓縮機的液擊。
判斷液擊故障,不是僅以吸氣管結霜情況為依據,而主要從排氣溫度的急劇下降來判斷。這時吸排氣壓力不會有多大變化,但氣缸、曲軸箱,排氣腔均發冷或結霜。液擊時,它可以破壞潤滑系統,使油泵工作惡化,氣缸壁急劇收縮,嚴重時可將缸蓋打穿。處理液擊事故應當機立斯,嚴重時應作緊急停車處理,不嚴重時先關吸入閥、節流閥,同時觀察油壓,實在不行應作停車處理。在關吸和入閥后,因曲軸箱內液體制冷劑慢慢蒸發被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