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型形狀及調整對無縫鋼管壁厚不均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孔型側壁開口角的大小、軋輥輥縫的大小、孔型錯位及傾斜、芯棒的位置過前或過后等因素的影響。
孔型側壁開口角的大小反映了孔型側壁處的面積大小。它與孔型寬度Bx的大小有關。在孔型設計中,孔型寬度Bx應略大于同截面孔型的直徑Dx(圖7-15)。
生產實踐表明,孔型側壁開口角過大或過小對鋼管質量都是不利的。若孔型的側壁開口角過小,在變形過程中,發生橫向寬展的金屬則會被擠入軋輥的輥縫,易使鋼管的表面產生外折、“耳子”、壓痕和金屬粘結等缺陷。若孔型的側壁開口角過大,則孔型側壁對金屬橫向寬展的抑制作用減弱,使得較多的變形金屬流向孔型側壁的開口處;當工作錐翻轉之后,軋輥輥縫處的金屬變到了軋輥的底部,在軋管機返行程的軋制中,難以消除正行程軋制時孔型側壁處過多的金屬,因而容易造成鋼管的橫向壁厚不均。并且由于這部分鋼管的管壁較厚,會在軋輥頂部周圍的金屬表面引起集中載荷,導致軋槽的局部磨損,帶來鋼管的局部壁厚不均。同時,在孔型側壁開口處的金屬還會產生極大的拉應力,容易使鋼管的表面產生裂紋。在軋制塑性低的鋼管時,這種情況更為嚴重。
軋輥輥縫的大小對冷軋無縫鋼管壁厚不均的影響與孔型側壁開口角的大小,對冷軋鋼管壁厚不均的影響是一樣的。上、下兩個軋輥的軸線不平行或上、下兩個軋輥的孔型中心線不對中(孔型錯位)會帶來鋼管的壁厚不均,這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冷軋鋼管所用的芯棒在工作錐范圍內呈錐形,所以,一旦固定芯棒位置的螺母發生松動,而使芯棒靠近孔型的出口或人口(偏離正確位置),都會改變冷軋鋼管的壁厚。在生產過程中,當成品鋼管的壁厚超出壁厚公差范圍時,常常可以通過調整芯棒的位置來改變鋼管的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