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7-4可以看出,坐標網的各縱坐標線在拉伸前是直線,在拉伸變形過程中變成了曲線,并向拉伸方向彎曲,曲線的彎曲程度越靠近錐形拔模的出口而變得越為嚴重。坐標網的各橫坐標線在拉伸前和拉伸后都是直線。靠近中心位置的各層正方形坐標網格變成了近似的梯形,內切圓變成了正橢圓。而靠近模子的外層正方形坐標網格變成了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內切圓變成了斜橢圓。這一現象說明了圓形棒材在徑向被壓縮、軸向被拉伸時,各層金屬的流動存在明顯的差異。
無芯棒拔管與圓形棒材拉拔變形類似,只是鋼管沒有中心層金屬罷了。從坐標網格變化可以認識到,縱坐標線通過變形區時,從入口到出口的曲率逐漸增大,說明鋼管管壁的內、外層金屬的流動速度不相等。由于摩擦阻力和孔型形狀的作用,外層金屬比內層金屬的流動速度慢。當摩擦系數愈大且拔管模的錐角愈大時,無縫鋼管管壁的內、外層金屬流動的速度差值愈大。從鋼管管壁的外層至內層,中間必然會有一個流動速度等于平均值(自然延伸量等于實際延伸量)的“中性層”存在,由“中性層”往外,各層金屬的流動速度和自然延伸量小于“中性層”金屬的流動速度和延伸量,而鋼管“中性層”以內,各層金屬的流動速度和自然延伸量則大于“中性層”金屬的流動速度和延伸量。但由于鋼管是一個整體,各層之間的金屬會互相制約其仲長變形,拔后鋼管沿軸向宏觀尺寸變化是各層作為獨立體時的最大尺寸變化與最小尺寸變化的平均值(即近似于“中性層”的尺寸變化),因此,變形趨勢大的鋼管內層金屬會拉著變形趨勢小的外層金屬伸長而使外層金屬產生附加拉應力。反之,變形趨勢小的鋼管外層金屬會約束變形趨勢大的內層金屬伸長,而使鋼竹內層金屬承受附加壓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