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直道是擠壓管時容易產生的另一種荒管表面缺陷。這種缺陷一是在實心管坯沖孔或擴孔時產生的;二是在空心管坯擠壓過程中產生的。空心管坯沖孔或擴孔導致的荒管內直道可能會保留到成品無縫鋼管上。
工模具和空心管坯的表面不光滑并發生相對滑動是擠壓管產生內、外直道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正向擠壓為例,空心管坯進行擠壓時,其內表面和外表面分別與之相接觸的芯棒和擠壓筒、擠壓模等工模具發生滑動摩擦。一旦某些工模具的表面清理不干凈、粘鋼,擠壓模、擠壓墊或壓力環選擇不當,表面帶有堅硬的毛刺,空心管坯內表面或外表面的金屬在與工模具發生滑動時就會導致荒管產生內、外直道。
除了工模具的表面質量不良會造成荒管的內、外直道外,如果空心管坯表面堅硬的氧化鐵皮清理不千凈或粘有硬質雜物,那么也可能造成荒管表面的內、外直道或劃傷。若空心管坯加熱的溫度太高,則容易造成工模具表面粘鋼,增加荒管產生內、外直道、劃傷的危險性。因此,擠壓管時,對空心管坯溫度的控制十分重要。一般碳鋼、合金鋼鋼管的擠壓溫度為1050~1200℃;不銹鋼管的擠壓溫度為1100~1230℃。當擠壓生產質量要求比較高的鋼管時,空心管坯的加熱一般都應在帶保護氣體的感應加熱爐中進行。
在空心管坯涂抹潤滑劑之前應去除其內、外表面的氧化鐵皮。另外,玻璃粉或玻璃墊中含有堅硬不易發生熔化的雜質或不干燥而造成潤滑不良時,也常常容易導致荒管表面的內、外直道或劃傷。
因此,減小荒管表面產生內、外直道或劃傷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工模具的表面質量;制訂合適的加熱制度;加強空心管坯表面的清理;保證潤滑劑成分合格及潤滑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