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縫鋼管頂管生產的過程中,輥模孔型偏移軋制中心線可能是因輥模在裝配時存在偏差而造成的;也可能是同一模架內的軋輥尺寸大小不一致或軋輥軸瓦襯破裂,間隙過大而造成的;還有可能是安裝軋輥的機架因外殼磨損而帶來的。
為了防止因孔型形狀設計不合理而造成的荒管壁厚不均,應選擇合適的孔型側壁開口角和軋輥輥縫值。由4個軋輥組成的頂管孔型側壁開口角可按下式計算:
在孔型半徑R一定的條件下,V值和R值決定了孔型側壁開口角ω的大小。而孔型側壁開口角ω的大小則憊味著留給變形金屬寬展的區域多少。隨著軋制壓下量的逐架減小,為了保證荒管管壁的均勻性,孔型側壁開口角也應相應遞減。當孔型越大,空心管坯減徑量越大時,V值和h值取大值。越靠近成品機架,其V值和h值越應取小值。
某廠曾經在傳統的無縫鋼管頂管機組中將圓孔型改為多邊形孔型并進行軋管試驗。結果表明:①多邊形孔型可以減小空心管坯的內表面對芯棒的包緊力,從而可以減小金屬變形時作用在芯棒上的摩擦力;②單架減壁量可以加大,且荒管不容易產生“耳子”;③因單架金屬變形量大,可以減少模架的數量。
但是,多邊形孔型會加快芯棒磨損,并使芯棒變成多邊形。為了消除前一模架軋輥輥縫附近的管坯壁厚不均,后一模架在擺放上應與前一模架交叉,以使前一模架軋輥輥縫處較厚的管壁轉移到后一模架的軋輥頂部區域進行輾軋。四輥式孔型的模架,相鄰兩架交叉45°擺放;三輥式孔型的模架,相鄰兩架交叉60°擺放。
對于孔型的調整及軋制中心線的調整,應防止孔型形狀的嚴重變形,并保證孔型中心線和芯棒軸線一致,尤其是對荒管出口側的模架調整,應予以高度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