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制冷循環中為防止壓縮機汽缸中產生液擊故障應使壓縮機的吸氣過熱。其吸氣過熱后循環在lgp-h圖上的表示, 如圖1-8所示。
吸氣過熱后循環由原來的1→2→3 →4→5→1變為1’→2’→3’→4’→5’→1’,,在lg-h圖上等熵線是不平行的,吸氣過熱后使功耗L增加為L’,吸熱量增加△q0,由于△q0是在蒸發器以外吸入的,對制冷效果來說它尚未被利用到,因此莊7。稱為有害過 熱。對于系統來說,制冷量(有效)q0未變,但因功耗增加, 因此制冷系數也是降低的。上述使壓縮機吸氣過熱的循環,稱為過熱循環。
過熱循環從制冷循環的熱力特性分析是不利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從蒸發器至壓縮機吸氣口這段管道要吸收周圍環境的熱量,溫度升高是一種必然結果。從節省能量的角度來看, 為了防止有害過熱,應對回氣管采用絕熱措施。但是,對于壓縮機的運行來說,回氣過熱是必要的,可以防止制冷劑的液滴進入壓縮機汽缸里,從而避免壓縮機產生“液擊”故障。
制冷劑回熱循環在lg-h圖上表示
為了提高制冷系數,即降低壓縮機的功率消耗,有害過熱△q0如必須減少,而壓縮機的運行又需要回氣過熱,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于是設計出了回熱循環。回熱循環是利用節流前的制冷 劑液體來加熱回到壓縮機的氣體,這樣就兩全其美了,液體得 到過冷,能量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圖1 -9是回熱循環的lg-h圖。1→2→3→4→5→4為原來的循環,1’→2’→3’→5’→1’為回熱循環,過冷循環中的△q0。(過程4→4’放熱)與過熱循環中的△q0 (過程1→1'的吸熱)數值上相等。回熱循環使功耗增加,制冷量也增加了△q0,因此制冷能力 不一定是增加。制冷能力的增減取決于制冷劑的性質,對于R12 制冷系統,采用回熱循環后可提高制冷能力,而對于R22制冷系統,制冷能力提高并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