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圓盤式軋管機還是精密軋管機,都是在無縫鋼管的二輥斜軋管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下面以二輥斜軋管機為例來討論毛管斜軋時的變形過程及其特點。
從圖5-20可以看出,二輥斜軋管機的變形區是一個由軋輥、導板和芯棒所組成的“環形封閉”變形區。變形區由四部分組成,即壓扁減徑區(I)、減徑減壁區(II)、均壁區(III)和轉圓區(IV)。
變形過程是將套有芯棒(頂頭)的毛管送到軋管機前臺的孔型入口,毛管被軋輥咬入而進人I區,由于孔型存在橢圓度,在I區的前半段毛管首先發生壓扁變形,此時,毛管的橫截面只發生形狀的變化,由圓變成橢圓,其周長并不減小。毛管向I區不斷深人到達I區的后半段時,隨著軋輥對毛管曳入力的不斷增大和孔型尺寸的不斷減小,由于毛管受到孔型的限制,在軋輥作用下使其發生壓扁變形的同時,開始發生減徑變形(空減徑),此時毛管的橫截面形狀仍為橢圓,但外徑和內徑會有所減小,管壁有輕微增厚。一旦毛管內壁與芯棒發生接觸,毛管即進人II區,受到軋輥和芯棒的銀軋,毛管發生減徑減壁變形,并逐步形成荒管的壁厚。當毛管的減壁量完成之后,毛管進人III區,該區的軋輥輥面與芯棒表面之間的法線距離相等.其管壁得到均整,由千該區較長(一般大于2-3個螺距,根據軋輥長度決定),荒管的壁厚偏差和表面質量在此區會得到良好的改善。當荒管進人IV區后,軋輥的輥距逐漸增大,使得荒管的內壁與芯棒之間形成間隙,荒管橫截面由橢圓形規整為圓形并脫離變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