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管發紋
發紋是指在荒管外表面呈現的很細小的裂紋。在無縫鋼管連軋管過程中,由于軋輥輥速差的原因(軋輥孔型頂部的線速度最小,輥緣的線速度最大),在靠近軋輥的輥緣處,軋輥的線速度大于毛管的運動速度,軋輥與毛管之間形成了較大的相對滑動。隨著軋制的毛管支數的增多,在靠近輥緣處的軋輥表面會發生粘鋼并逐漸形成錐狀的金屬物。用這種帶有金屬粘接物的軋輥,所軋制的荒管表面會留下壓印、劃傷痕跡.經過后續機架的軋制和脫管,這些表面壓印、劃痕會變成細長的發紋呈現在荒管表面。這種缺陷有的用肉眼很難發現,而用磁粉探傷檢查鋼管缺陷時才會清晰地顯露出來,缺陷的深度一般在0.1-0.3mm。而毛管的直徑過大、軋輥的冷卻水不足、軋輥輥面的硬度不高等都會加速軋輥的輥面粘鋼,增大荒管產生發紋的幾率。根據現場觀察,荒管發紋容易在連軋管機的前面3個機架中產生。
荒管劃(擦)傷
劃(擦)傷是指荒管與軋輥、導槽(管)、輥道等接觸時所產生的機械劃傷。產生的原因和預防方法與其他軋管機類同,這里不再重復。
荒管青線
青線是指荒管全長上沿軸線方向在其外表面形成的線狀軋痕,并與軋輥的輥縫相對應。連軋荒管表面的青線可能是一條.也可能是二條或者是多條。荒管青線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連軋管機、脫管機的孔型錯位(三輥可調式連軋管機的軋輥輥縫調整值超出了允許的范圍);孔型設計不合理(長軸半徑尺寸偏小)而造成孔型中的金屬過充滿;軋輥的輥邊倒角過小或軋輥裝配時的輥縫間隙超差等。
為了防止軋輥孔型錯位,應提高軋輥的裝配質量,精心調整孔型。三輥可調式連軋管機在軋輥裝配時,為使孔型不發生錯位,孔型中心需要通過標準機架來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