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系統風量的測定與調整內容較多,方法也較復雜,下面簡單介紹測量與調試的方法。
(1)中央空調系統風量的測量與調試項目:①總送風量;②總回風量,③新風量;④排風量;⑤干管風道風量;⑥支管風道風量;⑦房間內送風口的回風口風量。
(2)風量測量的方法:
用皮托管和傾斜式微壓計測量風道風速量,或用熱電風速儀測風道風速,計算出風量.
用熱電風速儀測量房間送、回風口風速計算出風量;或測量空氣調節機空氣處理室內截面的風速,計算出風量。
用轉杯式或葉片式風速儀測量送風口、回風口、空氣調節機空氣處理室內截面的風速,計算出風量。
(3)測量截面的確定:
在風道上測風量時,應選擇空氣流動穩定的平直風道上的截面為測量截面。
在空氣調節機內測風量時,要考慮測量時人對測量環境的影響。
用皮托管與傾斜式微壓計、熱電風速儀測風速時,要按間距25~30 cm來選擇測量點。對于特殊流速高的測量點,要考慮測量點周圍的具體情況,以免出現測量誤差。
風量的測量:見熱電風速儀、皮托管與傾斜微壓計的使用方法。
風道、風口風量的調節程序和方法:由于中央式空調系統在送回風的過程中,首先經總風道,再分成干管風道和支管風道,再到房間送、回風口進入房間或排出房間。為了使用量按設計要求送到每個風口,就必須在干管、支管分叉處安裝風道調節閥,調節風量達到設計要求,以保證房間送風量。
目前采取以下三種方法調節:
流量等比分配法。這種方法必須在干管和支管風道上打好測量孔,才能進行風量的測量與調整風量,有一定的局限性。調節時首先將總風量調到設計值。根據風量平衡的原理,各干管與支管風道就應當按設計的風量比值進行等比分配。所以在總風量調好后,只要調整干管間的風量比值,使其達到設計比值,再調支管風道間的風量的比值,使其達到設計的比值后,整個風道與風口量就應符合設計要求,所以調整工作完畢。
基礎風口調整法。這種方法不需要在干管和支管風道上打測量孔,所以測量起來比較方便。
調節時首先開啟通風機,測量調整風道調節閥與風口調節百葉前的風口風量,計算出測量的風量與設計的風量之間的比值系數,取比值系數最小的風口為基礎風口。然后,從最遠離通風機的風口按測定的比值系數調風口調節百葉,使相鄰兩風口系數一致,逐個調節,直到調節完畢,各風口風量基本一致。只要不動已調節過的風道或風口調節閥,無論沒調過的風口風量如何變化,調過的風口風量總是按新的比值系數等比地進行分配風量。
最后,疳總風量調到設計值,則各干管風道、支道風道、風口的風量將按最后調整的比值系數自動地進行等比分配風量,達到設計值。
逐段分支調整法。這種方法是從總風管開始調節,需要在風道上打測量孔。
測量時,首先總風量在考慮漏風量情況下調到105%的設計風量。然后,從總風管的第一個干管風道分支處將干管風道風量調整到設計值。
再調到風道與第二支干管風道分支處,將第二個干管風道的風量調到設計值。直到主風道和各干管風道風量調節完畢,再調節各干管風道與支管風道,使支管風道風量逐個達到設計值,最后調節各支管風道與風口,使各風口風量逐個達到設計值,調節工作才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