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管壁厚不均是無縫鋼管周期軋管機軋管所產生的主要質量缺陷,如圖5-12所示。圖5-12a、b表示荒管的橫向壁厚不均;圖5-12c表示荒管的縱向壁厚不均,圖5-12d表示荒管的凸包狀壁厚不均;圖5-12e表示荒管的“竹節”狀壁厚不均。影響荒管壁厚不均的因素主要有軋輥孔型形狀、工藝參數、軋管工具、操作技術等。
軋輥孔型形狀與孔型的橫截面、縱截面曲線及各段的圓心角大小有關,也與軋輥的調整有關。
因周期軋管機的鍛、軋、擠三位一體及反向延伸的變形特點,故金屬的軸向延伸阻力是很大的,金屬容易產生橫向寬展,造成荒管的橫向壁厚不均。孔型的側壁開口角大小對限制毛管橫向變形有直接關系,較小的孔型側壁開口角和輥縫值有利于減輕荒管的對稱性壁厚不均,提高荒管的壁厚精度。但過小的孔型側壁開口角和過小的軋輥輥縫值,使荒管容易產生“耳子”和軋折。為了做到二者兼顧,一般來講,鍛軋段的孔型側壁開口角取330左右;精軋段的孔型側壁開口角取200左右;軋輥的輥縫值一般取15--30mm,孔型越大,則軋輥的輥縫值越大。當軋制的荒管壁厚越厚時,孔型的側壁開口角應取小值。
軋輥孔型工作帶的精軋段長度越長,荒管的均壁效果就越好。在分配軋輥的圓心角時,精軋段的長度應保證對荒管進行兩次以上的輾軋,重軋系數取2~3。
當上、下兩個軋輥的軸線不平行時,軋輥的輥縫會一邊大而另一邊小,在這種孔型it,軋制的荒管壁厚就會一邊厚而另一邊薄,由此造成非對稱性的橫向壁厚不均(圖5-12a)。這種情況往往是因兩個軋輥的軸承(玻鋼瓦)磨損不一致而造成的。因此,應及時成對地更換軸承(玻鋼瓦),或在磨損嚴重的軸承座下加放墊片以消除由此而產生的荒管壁厚不均。當上、下兩個軋輥的孔型錯位時,軋制的荒管非但不圓,還會出現壁厚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