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因加熱時間和保溫時間不合理而造成的管坯加熱質量缺陷,管坯的加熱時間應遵循以下原則:①確保管坯加熱均勻并全部轉變成奧氏體組織;②碳化物應溶人奧氏體品粒中;③奧氏體晶粒不能粗大,不能出現混晶;④加熱后的管坯不能產生過熱或過燒。

因為計算管坯的加熱時間既十分復雜民又不十分準確,因此,在實際生產中,管坯的加熱時間τ一般采用下面的經驗公式計算:
Τ=KD
式中D——圓管坯的直徑或方坯的邊長,
K——管坯的單位加熱時間,min/cm,
加熱不同的鋼種,采用不同型式的加熱爐,應選擇不同的管坯單位加熱時間K,參見表3-5所列。
步進式加熱爐的加熱條件較環形加熱爐和斜底式加熱爐更好,因此,步進式加熱爐的K值要比環形加熱爐小一些。總而言之,為了提高管坯的加熱質量,預防管坯的加熱缺陷,在制訂管坯加熱工藝參數時,一般應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加熱溫度準確。以保證穿孔過程在管坯可穿性最好的溫度范圍內進行。
(2)加熱溫度均勻。力求使管坯沿縱向和橫向的加熱溫度差不大于±10℃。
(3)金屬燒損少。在加熱過程中應防止管坯產生過氧化、表面裂紋、粘接等。
(4)加熱制度合理。應做好加熱溫度、加熱速度和加熱時間(保溫時間)的合理配合.以防止管坯產生過熱甚至過燒。
以上這些要求對于生產高合金鋼管及特殊用途的無縫鋼管尤為重要,也更為嚴格。
為了實現上述基本要求,應住意以下方面的問題:①應按鐵一碳平衡圖來確定管坯的加熱溫度;②注意調節爐內氣氛,均熱段要保持弱還原性火焰,根據嫌氣發熱值合理調節燃氣和空氣的空燃比;③在保證管坯不產生加熱裂紋的前提下,采用高溫短時快速加熱;④對于加熱時間和保溫時間,一方面,為了提高管坯加熱溫度的均勻性,希望加熱時間和保溫時間長一些為好,而另一方面,為了減少管坯的表面氧化、脫碳,節約燃料,又希望加熱時間短一些為好。因此,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在保證管坯加熱溫度以及溫度均勻性的前提下,加熱的時間越短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