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管坯存在加熱溫度不均時,穿孔后的毛管會產生壁厚不均;當管坯存在陰陽面時,毛管壁厚不均的程度會比較嚴重。此時,在穿孔后的毛管表面可以看到呈螺旋狀的“黑帶”。
步進式加熱爐因管坯受到四面加熱,與環形加熱爐和斜底式加熱爐相比,沿管坯橫截面的加熱溫度不均程度最小;斜底式加熱爐加熱的管坯陰陽面較為嚴重。對于管坯沿縱向加熱溫度的不均勻程度主要取決于爐膛溫度的均勻程度.步進式加熱爐因爐膛較寬,加熱的坯料較長而使得加熱后的管坯溫度均勻性相對較差,環形加熱爐加熱的管坯沿縱向的溫差較小。
在制訂管坯加熱工藝參數時,為了確定各鋼種最佳的加熱溫度,應在鐵一碳平衡圖的指導下,遵循以下基本加熱原則。
(1)必須保證把管坯加熱到臨界點以上溫度,以便得到均勻一致的奧氏體組織。
(2)應保證管坯在單一的奧氏休區內完成穿孔及軋制變形,荒管的終軋溫度最好在850℃左右。
(3)管坯的加熱溫度也不能太靠近固相線(最高加熱溫度應比固相線低100-150℃),以防止其晶界氧化、出現過熱或過燒缺陷。
(4)為了減少管坯的氧化,防止管坯表面嚴重脫碳,應注意調節加熱爐內的氣氛,加熱爐的均熱段要保持弱還原性火焰,根據嫩氣發熱值合理調節燃氣和空氣的空燃比。在保證無縫鋼管管坯不產生加熱裂紋的前提下,應采用高溫短時快速加熱。
另外,在制訂加熱工藝參數時,還必須考慮以下因素的影響:
(1)管坯的化學成分和原始組織(鋼錠、連鑄坯和軋坯的原始組織有所差別)。
(2)管坯的尺寸大小。
(3)加熱爐的型式和加熱介質。
(4)加熱爐的裝爐方式和裝爐量。
碳鋼的最高加熱溫度和理論過燒溫度參見表3-2;低合金鋼的加熱溫度參見表3-3;高合金鋼的加熱溫度參見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