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檢修電冰箱制冷系統時,必定會有一定量的空氣進入系統中,而且空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氣,這會對制冷系統造成“冰堵”、冷凝壓力升高、對系統零部件產生腐蝕等影響。由此可見,對系統檢修后,在未加人制冷劑前,對系統抽真空是十分重要的。而抽真空徹底與否.將會影響系統正常運轉效果。
真空泵的功能是抽真空,排除電冰箱制冷系統內的空氣、水分。抽真空并不能把水抽出系統,而是真空形成后降低了水的沸點,水在較低溫度下沸騰,以蒸汽的形式從系統中抽出。圖2-15所示為旋片式真空泵結構,它由轉子、定子、旋片及排氣閥等組成。工作時在離心力和彈簧的彈力作用下,旋片緊貼在定子的缸壁上,并將其分隔成吸氣腔和壓縮腔.轉子旋轉時吸氣腔容積逐漸擴大,腔內壓力下降,從而吸入氣體。壓縮腔容積逐漸縮小,壓力升高,氣體從排氣閥排到大氣中去。這樣不斷循環,便可以把容器內的空氣抽出,從而達到抽真空的目的。
常用抽真空的方法有四種:低壓單側抽真空,高、低壓雙側抽真空,復式抽真空和加熱抽真空。
①低壓單側抽真空。低壓單側抽真空是利用壓縮機殼上的加液工藝管進行的,但高壓側即冷凝器、干燥過濾器內的空氣需要通過毛細管、蒸發器、低壓回氣管、壓縮機,然后由真空泵排出。由于毛細管內徑小,流阻很大,當低壓側的絕對壓力達133Pa時,高壓側仍要在1000Pa以上。抽真空的時間視真空泵抽真空能力而定,若使用抽氣速率為4 L/s的真空泵,一般抽15min即可使系統絕對壓力達到133Pa以下。
②高、低壓雙側抽真空。高、低壓雙側抽真空是在干燥過濾器的進口處另設一根工藝管.與壓縮機殼上的工藝管并聯在一臺真空泵上,同時進行抽真空。這種抽真空的方法,克股了毛細管阻力對高壓側真空度的不利影響。但要增加兩個焊口,工藝要求復雜。高、低壓雙側抽真空對制冷系統有利,而且可以縮短抽真空時間。
③復式抽真空。復式抽真空就是對制冷系統進行兩次以上的抽真空,以獲得理想的真空度。具體操作方法是:采用低壓單側抽真空的連接方法,對制冷系統進行一次抽真空后,使制冷系統內保持了一定的真空度,此時擰下真空泵抽氣口上的耐壓膠管管帽,接在制冷劑鋼瓶的閥口上,如使用專用組合閥則可先關閉抽真空的手輪,再打開充注制冷劑手輪,使制冷劑充入系統中,然后啟動壓縮機運轉數分鐘.使充入的制冷劑驅趕殘存在高壓側內的空氣,使其排入蒸發器.同時降低了空氣在系統氣體中的比例。此時再啟動真空泵進行第二次抽真空,抽真空時間至少在30min以上,這樣不止一次地反復抽真空,能使系統內獲得較高的真空度.同時也提高了抽真空的速度和效率,但缺點是增加了制冷劑的損耗。
④加熱抽真空。采用低壓單側抽真空的連接方法,抽真空時使壓縮機運轉,同時用電熱吹風機或焊接火焰來烘烤加熱壓縮機、冷凝器及外部管道,使殘存在高壓側的水蒸氣受熱膨脹形成一定壓力,在壓縮機的作用下排至蒸發器被真空泵抽出系統外。這樣邊使壓縮機運轉邊加熱的抽真空方法,既可縮短抽真空時間,還可一次性完成對制冷系統的抽真空處理和干燥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加熱過程中要使加熱溫度控制在80℃左右,對干燥過濾器,加熱溫度可適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