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冷凍箱(庫)內的空氣是一自然對流形式進行熱交換的制冷設備,因空氣流速比較慢,溫差應取大些,如冷藏庫、廚房冰箱之類,其溫差一般取10~15℃;對于以強迫對流進行熱交換的制冷設備,例如用風機強迫使空氣在室內對流,或用泵強迫鹽水或水強迫流動的制冷設備,其溫差一般取5~10℃;對空調設備,其蒸發溫度一般取5~7℃。
上述溫度范圍是指一臺制冷設備應能達到的最終冷凍箱(室)溫度與蒸發溫度的差值。但是,在初運轉以及降溫過程中,其溫差并不一定限止在上述范圍內,有可能要大一些。致使在制冷機不斷運轉,蒸發溫度逐漸下降,冷凍箱(室)溫度也隨之下降,才會逐漸達到各自的最終溫度。若蒸發溫度不能下降到規定值,則冷凍箱(室)也就不能達到其規定的最終溫度。這時就應進行工況調整。
怎樣進行對蒸發溫度的調整呢?調整蒸發溫度,實際上就是調節膨脹閥孔的開度,以控制蒸發器內制冷劑的流量,這就控制了蒸發壓力。因此,我們說校冷度,主要是調節膨脹閥孔的開度。在氟利昂制冷機組中,所用的節流閥一般不外乎熱力膨脹閥、恒壓膨脹閥、浮球閥和毛細管。浮球閥和毛細管是不能進行調整的,它們一般適用于全封閉式壓縮機組所組成的整體式制冷設備,因為不必對它們進行調整;即使是由開啟式壓縮機所組成的整體式制冷設備,其膨脹閥在制冷機廠中已經調整好,因而,也不需要重新進行調節。所以,只有組裝式和散裝式制冷設備才需要對它所用的膨脹閥進行調整。
蒸發溫度與冷凝溫度的高低是通過裝在壓縮機吸排氣截止閥端的壓力表所指示的蒸發壓力和冷凝壓力而反映出來的,因此,我們在調試運行時,主要靠觀察蒸發壓力的變化來判斷膨脹閥的開度是否適中。不合適就要調節,對于冷凝溫度,只要保持在允許的壓力值范圍內就可以。